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0月28日報道,雖然我們在夏天也會生病,但到了寒冷的冬天身體確實更加虛弱。因為在寒冷的季節里,我們更容易受到在空氣中循環的病毒的影響,比如新冠病毒。
報道稱,英國《自然》雜志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人體呼吸道到了冬天更容易被病毒侵襲,新冠病毒的情況就是如此。導致這種情況的兩個主要因素包括:環境參數的變化(特別是溫度和濕度),以及人類行為的變化(更多出現在封閉空間內)。
報道還稱,絕對濕度和相對濕度會影響到人類呼吸系統的一個重要防御機制——黏膜清除功能。氣管中的細胞纖毛負責將黏液向外移動,進而清除灰塵和微小異物,以及進入呼吸道的病毒和細菌。寒冷導致細胞纖毛停止運動,因此清除病毒或細菌的功能也全部陷入停滯。從極熱的室內環境到極冷的室外環境時發生的熱沖擊則可能加劇寒冷天氣對黏膜清除功能的不利影響。
報道認為,影響人體防御功能的不僅有寒冷的天氣,空氣的濕度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當濕度過低時,都會阻礙細胞纖毛的運動。耶魯大學研究團隊展開的一項研究總結了影響病毒傳播的季節性因素,并將研究重點放在絕對濕度和相對濕度之上。
此項研究指出,到了冬季室外溫度會對封閉空間的溫度產生影響。室外絕對濕度低也很可能導致室內的相對濕度較低,而濕度過低則會阻礙人體的防御能力。“嗓子干疼”就是纖毛清潔機制被阻礙的表現,因此人們在冬季更容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侵襲。